文化推廣部資訊行銷班
行銷實務工作日誌
Date:2007/8/16
課程進度與心得記錄:王美娟學員
(數字要互有關連包括定位…各步驟)
要從成本與競爭對象著手
上午:1、價格結構表
2、通路組合
3、銷售預測
下午:1、推捎組合
2、銷售預測
3、財務分析
請參照行銷計畫書撰寫綱領
產品線
product list
A NAME LIST PRICE(建議價) (用價格結構表參照LIST PRICE)
A1 _______ _100___
A2 _______ _________
B
B1 _______ _________
B2 _______ _________
產品組合 的ABC營業額的大小 (用價格結構表加總數字)
外部規格表:每一張外部規格表是一項產品(含產品編號)
屈臣氏每一次都調整價格,也透過消費者來調整
價格結構表(要加密)
MC | 大盤價 通路 | 經銷價 通路 | 售價 通路 | LIST PRICE | |||
A | P | ||||||
Q | 銷售量 | ||||||
AMT | 營業額 | ||||||
A1 | P | ||||||
Q | 銷售量 | ||||||
AMT | 營業額 | ||||||
A2 | P | ||||||
Q | 銷售量 | ||||||
AMT | 營業額 | ||||||
總營業額 |
售價與經銷價之獲利率=(售價-經銷價)╱經銷價(經銷商賺多少)
售價與大盤價之獲利率=(售價-大盤價)╱大盤價
經銷價與大盤價之獲利率=(經銷價-大盤價)╱大盤價
以上是金流的情況
價格組合
回想一下企業系統架構圖
我們消費者是最終消費者,OR TARGET MARKETING
客戶是直接與我們交易
直接使用我們的東西是END USER(= TARGET MARKETING)
來看一下物流的情形
我們的產品透過什麼方法(通路的寬度和深度),送到消費者的手��
直接賣END USER(直銷)
直接賣商店再END USER(經銷)
直接賣大盤再商店再END USER(大盤)
直接賣總代理再賣大盤再商店再END USER(代理)
通路的寬度(通路的種類,,甲、乙、丙、丁) (都做嗎?是否有衝突)
通路的深度(轉介機構多寡)
如果我的通路只有直銷與經銷,
則營業額
=(直銷P*直銷Q)+(經銷P*經銷Q)
通路的寬度的問題
為何要採用多種通路?
1、風險(預防措拖)—例如進軍國際公司,反而放棄國內市場造成風險
2、希多種通路能接近目標市場
那麼應該要採多種通路嗎?有何缺點?
1、利益衝突,複雜度會變高
比如某國小買電腦,多種通路同一使用者接觸,造成內部利益競爭剝削
小心大盤與經銷的衝突
比如7-11網購,是比較便宜?與實體商品不可比較,所以可以低廉
那麥當勞呢?STARBUCKS呢?可以網購嗎?為何不行?
因為是直營店嗎?兩家是賣服務(食品新鮮度)
那PIZZA呢?好像可以,因為原來的經營結構不變
金石堂書店的網購75折揚言失敗,造成店面沒有營業額
沒有計算到店面其它周邊商品的購買=è這是逛實體書店的意思
而網路購物(小心造成理性上的消費)
但金石堂還是經營改善了,它做了什麼?
實體、網路、通路要想清楚
可以同時做實體、又做網路嗎?7-11,NEWPORTS是成功的例子
看一下誠品全球資訊網、博客來
通路的深度問題
通路為何要放好多層呢?為何做多層次傳銷呢?
1、利用複製效果POINT OF SALES,產品的能見度,幾何級數的效應
那為何不要太多呢?POINT OF SALES?
1、避免牛被扒了好幾層皮(不是所有商品可以做直銷,除非高利潤的商品)
作業:小組要改一下昨天例子用在產品的部分、價格的部分
[P*Q=極大值]的思考值====>4P表格連動
例如可能改變產品線、調整經銷與大盤之間的價格(SEE價格組合、產品線)
想法是否對?要分析?要TOP DOWN(如WOKING BREAKDOWN SYSTEM WBS),每一東西都要有數字,行銷要找真相
產品行銷計畫書��之
競爭者分析:從價格組合可以看到
[P*Q=極大值]的思考值====>4P表格連動
例如可能改變產品線,調整經銷與大盤之間的價格
通路 | 商品 | 商類 | 商品 | 通路 | ||||||
甲 | A1 | A | A1 | 甲 | ||||||
A2 | A2 | 乙 | ||||||||
B1 | 丙 | |||||||||
乙 | A1 | B | B1 | 甲 | ||||||
B1 | B2 | 乙 | ||||||||
B2 | 丙 | |||||||||
丙 | C1 | 丁 | ||||||||
A1 | C | C1 | 甲 | |||||||
丁 | C1 | 乙 | ||||||||
TOTAL | TOTAL |
這個通路會賣哪些商品 這個產品透過哪些通路賣出去
以上兩個表是由價格結構表透過不同的排序產生的
金流
錢從哪��到哪��流
從需求面流至供給面(從價格結構表可以看出來)
物流(通路)
從哪��到哪��流
從供給面流至需求面(從通路組合可以看出來)
訊息流(PROMOTION)
從哪��到哪��流
MR1:E傳至目標市場
MR2:E傳至通路商
MR3:E傳至潛在消費者
MR4:企業內部同仁
COM CORE LAN(內部同仁沒有收到訊息就說是甘苦練的宣傳,要做好內部行銷)
WHY APPLE再起關鍵?
他們捐贈學校APPLE電腦(深耕商機)---潛在消費者
打入SOHO族領域,FOR創意
推銷組合
拉力──拉客戶(目標市場)來(如民生報、攝影雜誌)
推力──說服別人來賣我們的東西(經濟日報、產業雜誌、摩登家庭)
7-11(店員) 統一 消費者
無線飆網 1、 199 299 499(推力)
2、 199 249 299(拉力) 消費者受到吸引
什麼商品該拉,什麼該推?
當經銷利潤夠大時,就推力
太少時,用拉力
拉力作用在利潤
直銷是拉力
經銷代理是推力
報紙有的是拉力、有的推力,雜誌也是
理智型的購買:推力(單價高的)
非理性的購買:拉力(單價低的)but車子也是
有何特徵?
單價高的是推力(那車子呢?針對非理性的使用者)
單價低的是拉力
筆記型電腦是高單價產品==>是理性商品
通路載入能力強的用推力
通路載入能力弱的用拉力
達新牌雨衣搞定所有賣場
作業:你的商品要拉,還是推
拉力
媒體應用計劃
如幸福九號的拉力是搜尋引擎的搜尋
網站的目的是要把目標市場拉進來嗎?還是交易成交
比如看一下燦坤的網站,需求功能性的(比價)、那航空公司呢?
Ex iKea任何消費者購物代遇都一樣,而另一家有等級會員制知道你還缺乏什麼
如果不知道目標市場的需求,所做的都是白搭
媒體 | 作業時段單價 | 數量 | 金額 | |||
拉力 | ||||||
拉力合計 | ||||||
推力 | ||||||
推力合計 |
業務不是說我賣多少量,而是我要賣給誰,如何賣,情況怎麼樣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